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《弹力 力的测量》运动和力PPT课件(第1课时),共20页。
复习回顾
1、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面的力:起重机用5000 N的力吊起重物.
2、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面的力: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,某人用200 N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45°角向右上方拉物体.
引入新课
用适当的力拉橡皮筋,松手后,观察现象。
再换弹簧试一试,这两个物体撤消外力后有什么共同特点
新课讲解
一、弹力
1、弹性形变、范性(塑性)形变和弹力
外力撤销后,物体能完全恢复到原状的形变叫作弹性形变
外力撤销后,物体不能恢复到原状的形变叫作范性形变(塑性形变)
弹力的定义: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,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,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,这种力叫作弹力。
2、弹力的产生条件:
提出问题: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?
(1)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
(2) 发生弹性形变(判断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)
3、弹力的方向:
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.
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.
悬线发生了形变,要恢复原状,要向上恢复,所以悬线对球产生向上的弹力——拉力F
球发生了形变,要恢复原状,要向下恢复,所以球对悬线产生向下的弹力——拉力F'
悬线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悬线指向悬线收缩的方向。
归纳总结:弹力总是与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,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.
... ... ...
关键词:弹力力的测量PPT课件免费下载,运动和力PPT下载,.PPTX格式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