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《地球的圈层结构》宇宙中的地球PPT免费课件下载,共29页。
地震和地震波
1、地震
1、什么是地震?地震的大小和破坏程度分别怎么表示?
地震: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。
2、地震波的特点
联系初中物理学的知识:
地震波是一种波。
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稳定的。
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
地球的内部圈层
3、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及划分界面
3.1 地壳
平均厚度为17千米。大陆地壳比较厚,平均为39-41千米,高山、高原地区(如青藏高原)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;大洋地壳较薄,平均厚度为5-10千米。
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,地壳越厚;海拔越低,地壳越薄。
3.2 地幔
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,具有固态特征,主要由含铁、镁和硅酸盐类矿物组成。
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,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。
地壳和上地幔顶部(软流层以上)是由岩石组成的,合称岩石圈。
3.3 地核
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,一般认识内核呈固态。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,它们相对于地壳的“流动”,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。
地球的外部圈层
大气圈:范围和大气的密度的变化?
在2000-3000千米高空,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相近,一般把这个高度做为大气层上界。
随着高度的增加,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少。
水圈:特点和水体的分类?
特点: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
分类:①按状态:液态水、固态水、气态水
②按位置:海洋水、陆地水(地表水&地下水)、大气水、生物水
... ... ...
关键词: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免费下载,宇宙中的地球PPT下载,.PPTX格式;